中国中部所产水稻甲基汞含量正在上升,东北大米成了最优的选择

近日发布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上的一篇论文表示,中国中部地区所种植的水稻中的甲基汞含量正在上升。

甲基汞(CH3Hg)是汞的甲基化产物,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在厌氧还是需氧的条件下,含汞的化合物都能被微生物转化成甲基汞或二甲基汞。

甲基汞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严重造成语言和记忆能力障碍等,剧毒;其损害的主要部位是大脑的枕叶和小脑,其神经毒性可能与扰乱谷氨酸的重摄取和致使神经细胞基因表达异常。

除了汞含量超标,大米中的镉含量也严重超标。2013年,广东对学校食堂和餐馆进行抽检时发现,44%的大米镉超标,也就是说,在广东餐馆吃饭时,有近一半的概率吃到镉超标的米饭

那么,形成大米中重金属严重超标的原因是什么呢?

经过科研调查,水稻汞含量较高的地区有河南、安徽、江西、湖南、贵州、重庆和湖北,这七个省份也是全国稻米产量较高的地区,共占去了全国大米总产量的 48%

这些地区的汞污染主要来自空气沉积,来源主要是燃煤电厂等能源产生的大气汞排放,这些地区大气汞沉积是其它地区的两倍,其中部分地区稻米中的汞含量超过了国家20 ng/g 的食品标准。

同时,耕地资源匮乏,土壤受污染严重,这也给治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积极治理,但仍然进度缓慢。

有网友看到AGU上的这篇论文,评论说还是先尽量吃东北大米吧。东北大米,好吃,这是毋庸置疑的,一年一季的大米,经过长时间的孕养,颗粒饱满。在健康上,东北大米,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

东北大米,因为其独特的土壤,和气候环境,在每年的三月份开始。

过完年,农户们便忙着给秧苗们准备秧田。经过一个冬天,积雪消灭虫害的同时,也让田里的土结块变硬,农户们需要花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土块耙碎、抚平。 做好湿润、平坦的秧田,才能让秧苗好好扎根。稻种被撒到秧田后二十天左右就会长出三片叶子。这个时期的秧苗很容易受到伤害,所以农户们隔三差五就得跑到秧田,疏导积水。

等到了四月份,秧苗长到四到五片叶子,秧田变得密集拥挤起来,为了让秧苗更好地生长,要将它们从秧田中拔出来,移植到稻田中。移栽的水稻在新的环境重新扎根后,带着希望的寄托,不断长出新株,茎秆也一节一节地向上伸长。

六月份,茎秆的顶部里面开始孕育稻穗。在这期间,农户们每天都得跑去田中,徒手将杂草一颗颗拔除。 水稻茎秆里的幼穗充分生长了就会开花。大约一个星期,同一稻穗上所有的花都会开完。

八月份,完熟的种子逐渐长成。这时的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田坤道人纯天然的泉水进行灌溉,保持水稻水量充足。

等水稻吸收了将近3000个小时的充分日照后,米粒已经成熟。因为水质,土壤,日照等给与水稻充分的养料,种植出来的大家口感香软,营养健康。

田坤道有机大米,正宗东北生产的大米,在健康的基础上,讲求生态,有机。田坤道期待未来有一天,所有的人都能吃上健康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