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坤道粮油店:“东北大米”是如何炼成的?

提到“东北大米”,很多人会下意识地会想到一个字——香。熟后的米饭香、甜、软、糯,再配上东北的炖菜,从色、香、味哪个方面看,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东北地区种稻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鸭绿江上游对岸的浑江流域。

 

 

黑龙江垦荒种稻的时间,略晚于吉林地区。1883年,从朝鲜半岛移居图们江流域延吉、汪清、和龙等地的朝鲜农民,大量迁移到牡丹江、穆棱河流域开垦水田,试种水稻。

 

辽宁地区种植水稻的记录,介于吉林和黑龙江之间。1861年,在安东(丹东的旧称)三道浪头地区,最早有朝鲜族先民种植水稻的记录。像桓仁、盘锦、抚顺、沈阳、铁岭等地区,陆续有朝鲜族先民垦荒种稻。

 

进入20世纪,有一批朝鲜族人民辗转来到内蒙古地区。他们在当时哲里木盟的白音太来、落凤堡等地开田种稻,揭开了内蒙古地区近代水稻种植的序幕。

“东北大米”在东北的“落地生根”,同样离不开当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支持与帮助。他们彼此协作,交流种植经验,发展生产,共同战胜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为大面积推广水稻生产创造了条件。

 

 

总而言之,在东北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直以来以旱田种植为主的单一模式,被逐渐打破。但客观地说,由于水利设施贫乏、生产技术落后、水稻品种有限、缺乏田间管理经验等诸多原因,水稻种植的发展,尚处在“从零到一”的萌芽期。

到了今天,“东北大米”已经成为了东北的特色标志之一

而且正是因为高寒地区生长慢,东北大米有更多的时间积累风味物质和营养,口感上也强于一些一年三熟的南方米,将其称之为“东北人的骄傲”,也毫不为过。

 

 

最符合消费者健康饮食需求的大米产品,肯定是天然原生的生态大米。

 

田坤道生态大米,种植于自有基地内,质量全程监控,确保无污染、无添加,将大米还原为最本来的滋味和口感,让消费者对添加、掺假、伪劣大米说拜拜!